English

课外阅读——语文教学遗忘的角落

1998-06-17 来源:光明日报 杨杰 我有话说

“问渠哪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”大学问家朱熹对“流”与“源”之间的关系作了极其形象的说明,回想一下,专家、学者之所以博学,恐怕还应得益于大量的阅读吧。提高语文素养,提高文化品位,丰厚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。然而,今天的中学生阅读情况又是如何呢?

笔者曾对高三和刚升入大学的21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,发现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甚高,表现了极大的热情,读的书也是五花八门,可唯独中外名著少,中国古典四大名著,全读过的只有8人,占3.7%,只读过其中一部的占78%,剩余的8.3%的学生,连一部作品也未能读过;至于外国名著,读过一部中长篇的,只占48%;即使是语文教材上节选的篇目,课下读过原著的也是寥寥无几。由此可见,对于广大中学生来说,或者课外阅读近乎等于零,或者即使有阅读的,充其量是些武侠、言情之类的作品,甚至是些“庸俗文学”之类的三四流作家的七八流作品,其结果使中学生要么迷恋于“打打打、杀杀杀”的暴力氛围中,要么沉醉于“月朦胧、鸟朦胧”的花好月圆之中。如此扫兴的状况令人心忧。然而,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更令人深思。探究其成因,主要有如下几方面:

——功利观排斥课外阅读。自小学跨入中学大门后,“考大学”便成了每个中学生的紧箍咒,无论是从学校到社会,还是从老师到家长,都把升学看作是最高目标,把学好课本看作是第一要义,要求学生用全部(而非部分)的时间和精力学好书本,而把课外阅读书籍视作“闲书”、“杂书”,把课外阅读看作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,是“不务正业”,予以排斥。

——“题海战术”使学生无暇顾及课外阅读。在这种功利性极强的思想指导下,出现“重课本,轻课外”、“重练习,轻阅读”的局面也就不足为怪了。于是,我们的语文教学以备考为中心,将学生的视野紧紧囿于课本之中,讲授教材,也是机械地重复着一个模式:生词—段落—主题—写作方法—课后作业,将一篇又一篇活生生的文章予以“肢解”,教给学生的是毫无生命力的“零部件”,索然无味。

——课外阅读缺乏正确的引导。由于学生的课外阅读难以得到老师和家长的理解与支持,也就很难得到有益的指导,而许多名著,尤其是外国名著,内涵丰富,其写作背景或事件的发生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,要想理解其深刻的主题,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,对于中学生来讲,难度较大,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阅读兴趣;退一步讲,即使勉强阅读,也只能浅尝辄止,仅仅停留在作品表面的遣词造句上,难以从更深的层次上把握其思想和艺术价值。此外,由于缺少指导,在课外读物选择上也存在盲目性的弊端,一味地以“有趣”为选择标准,忽略其它方面,以致于所读书籍的品位较低,甚至一些坏书也成了中学生手中的“常客”。

——书籍少,客观上也限制了学生的阅读。据调查,约有60%的学生是通过与同学、朋友互相交换个人存书进行课外阅读的,20%的学生是通过个人购买书籍进行的,但不论是何种形式,可供选择阅读书籍数量少,已成为严重制约中学生课外阅读中外名著的客观原因。通常,中学的图书馆只对教师开放,即使对学生开放,也是很有限度的,有的只许学生阅览,不能借出;有的借阅只限于教学辅助一类的书;有的图书馆成了“藏经阁”,仅仅为摆设,对于广大农村学生来说,如果连学校都不能给他们提供起码的阅读条件,他们还能去哪儿寻觅呢?(作者系济南大学中文系写作教研室主任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